为切实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,第三乡镇工作室多举措推进驻在区域 “微腐败”治理工作。
一是面上抓宽。针对“微腐败”点多面广、表现形式多样、手段推陈出新的特点,第三乡镇工作室紧盯问题易发多发岗位、人员,针对不同事、不同类型、不同环节分别开展了日常监督、专项监督、重点监督,有效遏制“微腐败”的发生。
二是事上抓小。“千里之堤,毁于蚁穴”,“微腐败”是小病,但若不及时整治,久之必成大隐患,第三乡镇工作室立足抓早抓小,充分利用“四种形态”,尤其是第一种形态,让红脸出汗成为常态,不断深化执纪监督工作。
三是规范上抓细。整治“微腐败”根本还在于为“微权力”量身打造不敢腐、不能腐、不想腐的制度笼子,第三乡镇工作室对案件中发现的问题,进行深入剖析和提炼,指导驻在区域纪(工)委建立完善规章制度,严格规范了权力运行,充分发挥制度 “堵漏剂”的作用。
四是监管上靠严。“微腐败”损害的是群众的利益,群众最有发言权,为充分发挥群众监督、乡镇(街道)纪(工)委和工作室作用,形成打击“微腐败”的合力,第三乡镇工作室通过公布举报电话、设立举报信箱、接收网络举报等,建立完善了“微腐败”问题监督体系,为严厉打击“微腐败”提供了可靠的保证。今年以来,第三乡镇工作室针对“微腐败”共走访群众68人次,处置线索16件,谈话函询6人,立案8人,诫勉谈话4人。